- A+
摘要:南美短鲷的繁殖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洞穴式,一种是开放式。而Dicrossus属和Papiliochromis属的短鲷都是采用开放式繁殖的。一不小心出来一大堆小鱼怎么办?要是在混养的情况下繁殖出小鱼,问题有点麻烦,因为小鱼开始还会比较听话,跟着爸爸妈妈“混”。
彩鳍短鲷怎么养?彩鳍短鲷怎么繁殖?
彩鳍短鲷怎么养?
短鲷应是杂食性鱼类。
所以差不多所有能吞食的饵料都喜欢,强壮的短鲷是“吃嘛嘛香”。
人工饲料方面,不是所有的短鲷品种都喜欢吃,像荷兰、棋盘类短鲷基本不挑食,什么都吃;三线、阿卡西、女王类短鲷通过训化可以吃人工饲料;其实对于活生生的生命来说短鲷 繁殖缸,个体差异还是存在的。
这条不吃,另外一条会吃。
世上没有那么多绝对的事。
关于如何训饵,可以将已经习惯吃人工饲料的短鲷与待训化的短鲷一起饲养并加喂人工饲料,慢慢就会习惯。
当然训化的方法还很多,大家因鱼而异吧。
除了丰年虾,短鲷还可以喂什么?等到小鱼长至2CM以上时,可以吃的东西就多了很多。
先说活饵部分,可以给水蚯蚓,鲜红虫,水蚤......很多鱼友一直担心投喂活饵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认为鱼儿的食物不洁,对鱼不利。
其实只要清楚活饵的来源,经过清洁处理,是非常好的饲料。
查一下食用鱼的养殖技术,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关于饲料部分都提倡用活饵投喂。
鲜活的食物是任何人工饲料都不能取代的。
这就像奶粉与母乳一样。
除了活饵还有其它一些选择。
有些鱼友因客观原因不能使用活饵的,可以选用冰冻丰年虾和人工合成饲料。
冰冻丰年虾有两种,一种是成体,一种是幼体。
一般若是外面买回来的,最好喂前用自来水冲一下,这样可以减轻混水。
冰冻血虫也是很不错的饲料选择,买的时候看好问好,小心别买加了色素的就可以了。
人工饲料方面的选择空间就非常大了,市面上林林总总的饲料看到眼花。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和经济条件选择购买。
彩鳍短鲷怎么繁殖?
短鲷的繁殖方式有几种?南美短鲷的繁殖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洞穴式,一种是开放式。
Apistogramma属、Nannacara属、Biotoecus属和Taeniacara属的短鲷都是洞穴式繁殖。
这些鱼儿会找到隐蔽性很好的洞穴、沉木、甚至枯叶间进行产卵繁殖。
一般卵是附着在洞穴的上方的,多为红色。
而Dicrossus属和Papiliochromis属的短鲷都是采用开放式繁殖的。
所谓“开放”,是指它们会将卵产在平面的物体上。
典型代表:荷兰、棋盘。
一不小心出来一大堆小鱼怎么办?一般发现孵出小鱼后,鱼友都会很开心(我也一样。
),开心之后就会问:我该怎么办?别急。
首先看一下小鱼的环境,再做处理。
要是在混养的情况下繁殖出小鱼,问题有点麻烦,因为小鱼开始还会比较听话,跟着爸爸妈妈“混”。
可大些后就不听话了,它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可怕,一但离开了爸爸妈妈,就很可能被其它鱼只......,所以要是混养的情况下,想要保住小鱼,只能捞出小鱼单养,可以用吸管吸出。
这样的话,你就成了小鱼的老爸老妈了,照顾起来自然有的你忙。
若是亲鱼单缸饲养,那就好多了。
若是缸足够大,可以不用捞出公鱼,双亲带小鱼是可行的。
但要是鱼缸小,最好还是捞开公鱼。
很多短鲷品种都是非常“凶”的,繁殖期间,搞不好会因为小鱼搞出鱼命。
其实还是用大点的缸让亲鱼带好。
没有比老妈还会带孩子的,大家说是吧?小鱼出来后喂什么?怎么喂?喂多少?细心为准备小家伙们的口粮吧。
一般小鱼刚出来,还是用活饵的好。
人工幼鱼饲料也有,试过几次,效果不好。
活饵可以引起小鱼注意,营养又好。
常见的有活体丰年虾幼虫、蜡虫等等。
可能用的最多就是丰年虾幼虫了。
刚孵来的小虾,大小刚刚好喂小鲷儿。
一口一个,很有意思的。
吃饱了就会看到小鱼肚子个个红红的。
丰年虾幼虫喂起其实不难,将收集好的丰年虾在滤网中用选上来水冲洗去盐,就要以投喂了。
投喂原则是少食多餐短鲷 繁殖缸,若是有母鱼带小鱼,一般不会分的太散,可以集中投喂。
若是老妈不在,就一定要投喂均匀,保证每条小鱼都能吃到小虾。
而且一定不能给太多。
吃不了会影响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