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短鲷A属之品系与鉴赏

  • A+
所属分类:水族杂谈
小红书账号

南美短鲷 A 属之品系与鉴赏 第一节 短鲷的判定 借用 CN“短鲷家族”中的一句话: 短雕犹如美丽的水中钻石, 让每一个看过他的人, 都会深深的被他的美丽所吸引! 的确, 当我第一次接触短鲷时, 就被这一绚丽多姿的水中精灵所深深吸引。 短鲷色彩之艳丽,肢体语言之丰富都是其他淡水观赏鱼所无法比拟的。为使广大短鲷爱好者对短鲷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我就将我所了 解的短鲷的判定及其品系和分类做一介绍, 供广大鲷友们品评鉴赏, 不当之处还请短鲷达人批评指正。何谓短鲷? 我想这一定是初次接触短鲷的鱼友们的第一个疑问吧。 我们不能仅就一些生活于弱酸性软水中的慈鲷就定性为短鲷。 确实“短鲷”并不是一个专业术语, 用于判断慈鲷是否为“短鲷”的各种参数多样又繁杂。 即使在《美洲慈鲷——短鲷》 一书中, 作者也承认短鲷的判断标准有些模糊不清。 下面我就将 Neil Lilliedoll 在《什么样的鱼才是短鲷》(最初发表于 网站) 一文中对短鲷的判断标准介绍给大家, 希望对鲷友们判定短鲷有所帮助。 一、 尺寸标准的判定: 1、 在野外生长的水域里, 公鱼不长于14厘米; 2、 在野外生长的水域里, 母鱼不长于12厘米; 3、 人工饲养环境下, 达到性成熟的慈鲷, 公鱼尺寸不超过10厘米, 母鱼不长于8厘米; 4、 应有较低的身高(区别于七彩)。

小巧玲珑的蓝袖短鲷二、 生活习性的判定: 1、 没有或只有最低限度的植物破坏度; 2、 没有或只有最低限度的刨挖缸底行为; 3、 可与其它慈鲷进行单独混养; 4、 最低限度的捕食本能(不会伤害同缸的其他鱼类 ) ; 5、 可与游动频率高的鱼(如灯鱼) 混养; 6、 公鱼、 母鱼可以同养; 7、 可在小型鱼缸(76cm×30cm) 中繁殖; 8、 亚成鱼可安全地群养在一起。短鲷缸大混养, 其实短鲷还是促进灯鱼群游的好帮手呢 对于我们广大水族爱好者来说, 慈鲷所表现出来的领地性、 攻击性和繁殖习惯令我们兴趣盎然, 只有在给短鲷们提供适宜、 健康的生活条件时, 它们才能表现出上述特性。 显然, 了解什么样的鱼才为“短鲷”, 以及短鲷的共有特性对于我们更好地饲养、 鉴赏短鲷是十分有价值的。 第二节 短鲷的品系 在了解短鲷的判定标准后, 我们就可以具体了 解下短鲷的品系了 。从地域上来讲, 短鲷主要分为两大体系: 南美短鲷和西非短鲷。 在南美慈鲷中 Apistogramma, Apistogrammoides, Biotecus, Crenicara,Dicrossus, Laetacara, Microgeophagus, Nannacara 和 Taeniacara 属中的鱼都被认定为短鲷。

这么多英文, 鱼友们有没有点眼晕? 呵呵,我们可以简单地说 A 属,B 属,C 属,D 属,L 属短鲷蓝凤凰, M 属,N 属,T 属就可以啦。 西非短鲷主要包含 Pelvicachromis 属和 Nanochromis 中的凤凰类慈鲷。 在南美短鲷中 A 属(Apistogramma) 的短鲷品系最为庞大。 包括: 1、 阿卡西家族 2、 双带家族 3、 凤尾家族 4、 红珍珠家族 5、 马克家族 6、 黄金家族 7、 熊猫家族 8、 七间家族 9、 虹翼宝石家族 10、 申谷家族 11、 其他 B 属短鲷主要一种短鲷: 绿宝石 C 属短鲷主要一种短鲷: 喷点棋盘 D 属短鲷包含: 1、 棋盘短鲷 2、 皇冠棋盘 L 属短鲷: 1、 蒙面皇冠 2、 火凤凰 3、 玉麒麟 M 属短鲷: 1、 玻利维亚凤凰 2、 荷兰凤凰 N 属短鲷: 1、 金眼短鲷 2、 金头短鲷 3、 胭脂短鲷 4、 龙纹短鲷 T 属短鲷: 蓝袖短鲷 Apistogrammodies 属短鲷 T 字短鲷南美短鲷, 散发着金属般冷色调的野性美 西非短鲷主要分布于西非奈及利亚流域和喀麦隆流域的热带雨林中。

主要包括: P属中的红肚凤凰、 翡翠凤凰、 金奎凤凰、 罗罗非凤凰、 毛利维凤凰、 斑迪乌莉、 德汉凤凰和 N 属中的蓝肚凤凰、 白玉凤凰、 虹彩凤凰等等。西非短鲷, 如火焰般炙热耀眼的色彩 好了, 下一节我们将图文并茂地展示下短鲷家族 A 属的各种代表品种。第三节 阿卡西家族, 南美短鲷的靓丽族群(一) 南美短鲷中, A 属的短鲷占了近 80%。 而 A 属短鲷中最大的一个族群当属阿卡西家族。 这一族群中许多靓丽的品种想必鱼友们都耳熟能详。 下面, 我们就详细的了解一下阿卡西家族的诸多成员。 一、 阿卡西家族之阿卡西 阿卡西短鲷, 学名: Apistogramma agassizi。 产地:秘鲁北部到玛瑙斯、 圣塔伦间的亚马逊河流域。 一般成鱼体长6-10公分, 尾鳍箭头状, 外缘白色, 变异种和人工培育的类型较多。 野生环境下的阿卡西体侧有一条黑色纵纹, 由眼睛基部一直延伸至尾柄前, 在尾柄前端会有一个黑斑点, 尾鳍为茅状尾, 上有 V 字型的斑纹。 为南美短鲷种类最多的一属, 不同地域的鱼的产量, 颜色和图案都不同, 只用阿卡西来界定这个物种是不够的, 他们很多显然是不同的亚种, 甚至是不同品种, 目前已经发现不下六十多种的同类变异型品种。

下面展示下阿卡西的7个代表品种: 1、 蓝体超红尾阿卡西典型的人工改良品种, 够鲜艳吧 2、 阿莲卡阿卡西野生的代表品种3、 泰菲阿卡西腹部的锯齿纹是区分于阿莲卡阿卡西的典型特征 4、 血焰阿卡西5、 双红尾阿卡西 黑色的纵线将红尾分成上下两部分6、 马迪拉阿卡西稀有的野生品种 7、 白水阿卡西火红的尾鳍上下有细细的白边 第四节阿卡西家族, 南美短鲷的靓丽族群(二)二、 阿卡西家族之吉菲拉 吉菲拉短鲷, 学名: Apistogramma gephyra。 从外观的样子不难推测吉菲拉短鲷与阿卡西短鲷有着极为接近的地缘关系, 吉菲拉短鲷分布以玛瑙斯(Manaus)周边的尼格罗河下游为中心, 而更为下游的圣塔伦附近也有它们的踪迹。 在体色和体形上, 吉菲拉短鲷与阿卡西短鲷极为相似, 雄鱼尾鳍上方的细小斑纹是它们的特征。 色彩方面可大致分为蓝色与黄色两大品系,同一胎下来的鱼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所以, 应该可以将此现象视为个体间的差异。 吉菲拉短鲷尾鳍纹路皆会有蓝色外框, 并且在成鱼长成后, 吉菲拉短鲷的矛状尾鳍并不会如同阿卡西一般拉长, 而是会一直维持短矛状, 尾鳍的纹路呈现不规则喷点状, 不似阿卡西整齐有规则。

三、 阿卡西家族之威罕短鲷 威罕短鲷 , 学名: Apistogramma sp. “Wilhelmi” 。 为栖息于阿巴卡基西斯水系周边的一种短鲷, 体形和体色与普卡很相似, 推测应该是属于近缘关系。 本鱼种特征表现在成熟雄鱼下颚的浓烈胭脂红色,而头部附近的鲜艳黄色也是特征之一。 这些都是本种共有的特点, 但是, 成熟雄鱼的尾鳍色彩则有黄色、 蓝色或红色的差别。1999年1月威罕短鲷初次与世人见面, 是由德国知名的短鲷饲主马力欧. 威罕先生和著名的热带鱼权威霍尔斯特. 林肯先生共同发现带回德国后才公诸于世, 并以威罕先生为其命名。()四、 阿卡西家族之卜卡短鲷 卜卡短鲷, 学名: Apistogramma pulchra (Kullander,1 980)。 分布于巴西西部的亚玛逊支流。 卜卡短鲷有很多不同产地, 所表现的外表同样很多种,近年所推出的蓝色型和红色型是一种稀少的短鲷品种, 由于分布狭窄, 往往对水质要求偏高, 成长缓慢。第五节 A 属短鲷之高贵华丽的双带家族 A 属短鲷各大族群中, 除阿卡西家族外,成员众多的当属双带家族短鲷蓝凤凰, 包括众所周知的酋长短鲷, 就是该族群的重要成员, 可谓高贵华丽。

早先, 业界将双带家族与阿卡西家族并称为阿卡西家族。 现今将双带家族单独出来, 个人认为比较合理。 毕竟他们两大家族成员特征还是存在较大差异, 着重在背鳍和尾鳍等方面,而且双带家族体侧都有两条明显的侧线(上粗下浅)。一、 双带家族之酋长短鲷 酋长短鲷, 原产在秘鲁以及哥伦比亚境内的河流水系。 近年来在巴西部分河域中发现了酋长, 使得先前巴西无酋长的传说完全被打破。 发育成熟的酋长短鲷雄鱼的鳃盖上分布有红色斑点, 在体表沿侧线以上, 背鳍以下的部位排列有胭脂色的纵带鳞片, 显得格外触目。 一般成鱼体长8~10公分。 此外, 酋长短鲷雄鱼的尾鳍上下端开叉, 各延伸出一部份鳍边, 呈琴尾状。 而背鳍端分布有近10条棘刺, 完全伸展的时候, 异常美丽而具有威严, 宛如印第安酋长头戴的羽冠。 代表品种: 1、 泰菲酋长(Apistogramma bitaeniata Tefe): 巴西四大名酋之一。散发金属蓝的冷艳色彩, 身体修长 2、 卡瑞罗酋长(Apistogramma bitaeniata Careiro): 巴西四大名酋之一。相比之泰菲, 暖色调更加突出 3、 马慕利酋长(Apistogramma bitaeniata Mamuri): 巴西四大名酋之一。

较之其它酋长有着较为明显的黄色 4、 马拉奎丽酋长(Apistogramma bitaeniata Manaquiri): 巴西四大名酋之一。除了产地, 与卡瑞罗酋长和马慕利酋长在表现上没有明显差别。 三地距离也非常接近(不足100公里) 5、 克罗爱酋长(Apistogramma bitaeniata Coroai):难得 一见的稀有酋长品种 6、 秘鲁酋长(Apistogramma bitaeniata Peru)相比之巴西酋长, 个体偏大, 背鳍不如巴西酋长夸饰。 ~lpw/photo/cichlid/8/photo.htm 二、 双带家族之蓝色琴尾(双带短鲷) 蓝色琴尾短鲷, 又名双带短鲷, 学名: Apistogramma paucisquamis。 分布于南美洲玛瑙斯、 圣塔伦境内流域, 嘴巴很大, 体侧部分有两条又粗又明显的黑色条纹, 成熟公鱼尾鳍呈琴弦状, 和它胭脂色的鱼鳍互相辉映, 美丽无比; 体表泛着淡淡的蓝色金属光泽, 所以又称为蓝色琴尾。 最大特征便是她体侧的两条黑色带状漫延体侧, 主要由眼睛后方贯穿全身并结束于尾柄之上, 体型是属于修长型的, 背鳍并无高耸的硬棘, 只有平顺圆润的背鳍向后渐高并往后延伸, 颜色的搭配美艳迷人, 主要以红色为底, 在近边缘处镶以金属蓝边, 背鳍基部像洒上金粉般美丽, 琴状型尾部, 一圈圈红、 蓝相间的网花, 像把会发亮的扇子。

腹鳍亦是超乎常态的长, 约可延伸至臀鳍之处, 嘴器大些, 搭配纤细修长的体型是有一点儿不协调, 不过这也正是它的特色, 眼睛下方是泛有点点蓝光的腮盖。 三、 双带家族之珍宝 珍宝短鲷, 学名: Apistogramma sp miua。 成熟后, 脸颊的红色是珍宝短鲷显著的特征, 所以又名红颊珍宝。 尾鳍呈现串珠般网状的纹路。四、 双带家族之旧金宝 旧金宝短鲷, 学名: Apistogramma mendezi。 是指国内较早引进的金宝短鲷, 还有同产于尼格罗河流域但尾鳍花纹完全不同的新金宝(又称为凯萨金宝)。 旧金宝短鲷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尼格罗河流域。 最早是被发现在巴西境内的尼格罗河中游, 而这个水域本来是很宁静的, 但是自从在此发现数以百万计的红莲灯之后, 大量入侵的采集者无意间开发了一些鲜为人知的鱼种——当然包括金宝短鲷。 不久之后, 在尼格罗河上游的一些水色清澈的支流里也发现有金宝短鲷栖息其中。 拥有流线的身形, 体侧有两条明显的黑线,不过下面的第二条黑线较细, 而且下腹部还有2~ 3条更细小的黑线, 背鳍鳍条不突出, 尾鳍为琴尾, 依鱼鳍色彩可分为蓝色系及黄色系。

在外型上与双带短鲷十分相似, 但尺寸却大上一号。 可是大归大, 它们的胆子是小得可以, 极少见到金宝短鲷与其它品种的鱼夸示或争斗。 旧金宝短鲷一直是许多短鲷迷心中的梦幻鱼种, 除了进口数量稀少之外, 难得见到完美的个体也是原因之一。 期望国内的短鲷爱好者能成功地繁殖出金宝短鲷以飨广大的鲷友们。第六节闪亮登场的凤尾家族(一)凤尾家族是 A 属短鲷中仅次于阿卡西家族的一个庞大族群。 其代表品系凤尾短鲷有着宽厚的大嘴, 和食火鸡羽冠一样的背鳍, 非常憨厚可爱。 其实凤尾短鲷还是很皮实的, 比较容易饲养, 性情也比较温和,是初养短鲷鱼友的入门品种。 下面逐一介绍凤尾家族的各个成员: 一、 凤尾家族之凤尾 凤尾短鲷, 学名: Apistogramma cacatuoides。 分布在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逊河流域, 而在马拉开波湖及秘鲁境内的亚马逊河系亦有发现它的踪迹。 他们广泛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的上游, 在河流, 泻湖, 湖泊和池塘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它们多发现于白浊水和清澈的水域中, 并没有在黑色水域中发现有大量的存在。 这些天然参数使他们更容易在鱼缸中饲养。 凤尾短鲷体型修长, 成熟雄鱼的背鳍有6根硬棘,口器宽大, 背鳍呈琴弦状, 在背鳍的末端及尾鳍会有橘红色的斑点分布, 尾巴为凤尾, 故因而被称为凤尾短鲷。

像大多数短鲷一样凤尾短鲷的公鱼和母鱼的外观差别很大。 公鱼体长可达8厘米, 有丰富的色彩, 他们通常有非常高的背鳍和天线。 从色彩上分为红色, 超红, 橘色。 花色上有全花, 半花等。 母鱼比公鱼小很多, 大概只有5厘米左右。 她们的颜色通常为褐色或者暗黄色, 但是在发情期会有鲜艳的黄色身体。 下面展示下凤尾短鲷的5个代表品种: 1、 超红凤尾背鳍、 尾鳍, 甚至臀鳍均呈现满花样鲜红的蝴蝶花斑纹 2、 凤尾短鲷(灰色型) 通体灰黄色, 部分有着类似超红凤尾的红色斑纹 3、 桔帆凤尾背鳍像一面橘色的帆, 高高飘扬 4、 黄化桔帆凤尾身体谈黄色, 背鳍、 尾鳍, 臀鳍鲜艳的橘黄色 5、 野生凤尾 背鳍是各种凤尾短鲷中最具夸示效果的, 颜色艳丽 http: //cfish. info/viewthread. php?tid=108302&extra=page%253d1&ordertype=2 第七节闪亮登场的凤尾家族(二) 二、 凤尾家族之彩虹帝王 彩虹帝王, 学名: Apist...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