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鲷常见疾病.pdf 5页

  • A+
所属分类:水族杂谈
小红书账号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短鲷常见疾病1. 六鞭毛虫病病鱼的体色会变黑,不吃饵料而日渐消瘦。会排出白色的大 便,并且有拖便现象,寄生于肠道中。会传染。处理时可用嘧挫 乙醇( Metronidazole)混入饲料喂食。若鱼只不吃则进行药浴。 药物治疗的一般通则与种类药物目的可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对付 细菌感染或寄生虫的称之为治疗剂;另一种则为调节剂,用来调 整鱼类最适应的环境及水质。两者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调节 剂有:水质稳定剂、增酸增碱剂... 等。由于调节剂作用较慢,因 此要注意使用量,不要一次加太多,尤其是使用增酸剂、增碱剂 时,更要特别注意。先测量水中pH值,再计算应加入的量,分次 稀释加入鱼缸中, 千万不要一下就随意乱加,以免造成生命伤亡。 加药时要一面加药一面搅拌,一面测pH 值。至于使用治疗剂时, 不应刻意减少水量来节省药钱,因为水量少对鱼只是一种压迫。 鱼病用药多半有毒,勿接触食用。治病用药对鱼与寄生虫都有毒 害,只不过对鱼只的毒性较低。治疗的效果与鱼种和温度都有关, 剂量使用更要参照使用说明书,否则剂量不足容易使寄生虫产生 抗药性;剂量太重的话,通常会使鱼只、水草一起挂,不然就是 受到二次伤害。

寄生虫通常有其最适生存与最不适生存的温度, 使用药物时最好在寄生虫最不适的温度下施行,效果才会显著。 药物治疗时,最好将鱼只捞到空缸内治疗,顺便清洗滤材上的细 菌。若要在原缸中做治疗,需先将活性碳拿出来,治疗过后再多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换几次水,最后在过滤器中加活性碳以吸附残留的药物。使用甲 基蓝时,不能用活性碳以免附着色素残留,而造景水草则要拿掉 以免染色。故水草缸最好不要使用甲基蓝,因为会伤害水草。而 孔雀绿溶液则不安定,容易受光照而分解,须保持在阴暗处,使 用时不要开灯,但是孔雀绿颜色较深,容易染色又很难褪色。总 而言之,药物在使用上都要非常注意,否则很容易就会误杀小生 命。2. 鱼虱常附着于鱼鳍的基部,虫体很大,被寄生的鱼只受到刺激便 会在缸壁及缸底磨擦,使得寄生部位发炎而呈红色,并且鱼只的 活力会降低。通常鱼虱多半是由生饵带来,故使用生饵喂鱼前必 须先加以消毒。 处理时可用含有机磷的马速展或地特松... 等农药 药浴,用药时需增加药浴液中氧气含量,也要注意用量。否则鱼 只会被毒死。当鱼只打架、碰撞,或捞捕、运送时不小心造成外 伤,伤口很容易有细菌或寄生虫侵入,所以当鱼只有外伤时最好 能以抗菌剂治疗或以优碘破涂擦伤口。

3. 白点病最常见的鱼类疾病,尤其在寒流来时(水温下降)会发病, 由白点虫所引起的鱼病, 一开始只有一两点, 但不久就蔓延开来, 严重时全身会布满如同盐巴颗粒大般的小白点,病鱼会一直用身 体磨擦底砂或石头,试着刮掉附着在身上的白点虫。会传染。发 生白点病主要的原因是水温变化(下降)太大,再加上水质不良 所造成的,可将温度升高至28 ℃以上或使用甲基蓝加盐巴,二者 并施效果更佳,而盐不能加太多。但是一般来说,短鲷不太会得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此病,要不然也会自行痊愈,不用太担心。4. 烂鳍、烂尾、烂鳃病发病的鱼只,鱼鳍尾端边缘会呈白色混浊,然后开始溃烂, 鳍条组织糜烂糊开,并且会产生出血性血斑;病发于头部时会造 成向脑部溃烂呈一洞窟,称为洞头病。发病原因绝大部分是水质 不良引起,并且在溶氧量低、排泄物过多或是温度、pH 值急剧变 化时,最容易发生细菌类如柱状细菌的感染。会传染。预防时应 避免水温及pH值骤变,并且注意水质的污染。处理时可用磺胺药 剂口服或抗生素、咈喃剂药浴。5. 烂嘴病病鱼的嘴部会因为发炎而呈红色,严重时会溃烂,常会并发 有水霉菌的感染,造成有如棉花状的伤口,在水质恶劣的水族箱 中最常见,尤其是因外伤感染而产生的机率会更大。

会传染。预 防烂鳃病的方法,亦可适用于烂嘴病。处理方法可用优碘做涂抹 或药浴,也可以使用烃四环素做长期药浴,效果不错。6. 水霉病病鱼的体表附着类似棉絮状的水霉,鱼只变得没有精神,躲 在角落,失去活力。水霉在水温低时容易发生,温度上升后大多 会自然痊愈, 情况类似白点病。 病因乃是捕捞、 运输的过程不当, 造成外伤感染,或是温度骤降时所造成水霉附生。处理方法可用 甲基蓝、孔雀绿或福尔马林、 优碘做药浴, 合并使用效果亦不错, 但浓度须减半。7. 立鳞病病鱼的鳞片会竖起呈松毯状,起初只是一部分的鳞片,严重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时会扩散至全身鳞片且全身肿胀,属于腹水病的并发症,并且伴 随有凸眼的现象。数日后鱼只便会死亡。不太会传染。此病症难 以治疗,属于末期症状,只能于事先预防。此病因受环境影响很 大,水质环境不良且水温不适时较易发病,也有可能食入带有病 菌源的生饵。所以最好保持鱼缸内环境卫生。处理时可利用抗生 素连续使用数天,或以食盐加咈喃剂做药浴有可能会治愈。8. 腹水病鱼只腹部肿胀欲裂,严重时鱼只腹部会向后朝上仰,腹部内 充满了似水液体,鱼只尚有活力但身体不太能平衡,几乎无法游 泳,病因一般为食入带有病菌源的生饵。

虽然不太会传染,一旦 发现病鱼应立刻隔离,因为死尸可能污染水质。处理时可用注射 针筒将腹水抽出, 并置于 0.8%的食盐水连同抗生素一起施行药浴, 但治愈的可能性不大。9. 气泡病鱼只的表皮组织中出现气泡,尤其在头部或鳍部,尤其在夏 季水温高、水中溶氧量太高或溶氮量过高时最容易发病,加温过 高或打气太强亦可能会引起。处理时只要换水或注入新水来改善 水质即可,并增加曝气量,以去除水中过饱合之气体,病情即可 改善,一般来说,此病仍属罕见。10. 车轮虫病感染的鱼只常会以身体磨擦底砂或急剧式跳跃。病虫寄生于 体表时,会分泌白浊黏液;寄生于鳃时短鲷要加温吗,则会分泌大量黏液而造 成呼吸困难。车轮虫通常食入带有病菌源的生饵。因此预防时, 可先将生饵消毒,用福马林浸泡一会儿再喂食。罹病时,可用过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锰酸钾或是福尔马林加食盐水药浴。11. 锚虫一种白色线状的寄生虫,锚虫会将头角穿入鱼鳞下方,寄生 于鳞片下的体表层,有时口部及鳃部都有可能会寄生。观察到鱼 只的体表经常拖着一条条白色线状的物体时,就应该是感染了锚 虫,但是一般鱼缸内并不常见,大多是由新买的鱼只所带入。处 理时可用镊子直接将锚虫拔出,再点上优碘,或以马速展做短时 间药浴,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效果较佳。

12. 驼型线虫鱼缸中常见的线虫会随水流移动,大部分则附着于缸壁,寄 生于鱼体肠内,再随粪便排至水中。当虫体长大后,会将较尖的 一端从肛门伸出不停摆动。一般初期感染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 体色稍微变黑,等看到虫时病情就很严重了。虫体长到能从肛门 伸出的大小时已具有繁殖的能力,会将虫卵产出并出落于底沙上,而短鲷又有啄食底沙的习性短鲷要加温吗,易将虫卵食入造成感染。会传染。 处理时可用福尔马林或肠内驱虫剂药浴,浸泡时加强水流。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