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短鲷的养殖

  • A+
所属分类:水族杂谈
小红书账号

常用的器材有:

(1)30N米以上的水族箱(2)气动过滤器(3)温度计(4)

气泵(5)照明灯及定时器(6)加温器(7)短鲷专用严卯罐(8)草泥丸或降酸剂(9)沉水马达(10)pH试纸或pH测试笔(11)养水箱(12)美国矽沙(13)水草(14)沉木

一般来说,饲养短鲷不需要很宽敞的空间,一对短鲷30~40N米的水族箱就足够了。不过短鲷的原始生长环境就是缓慢的水流。所以过滤器以气动海绵的过滤器最好,马达的过滤器水流会太强,且吸附脏物后较难清除,甚至会吸走小鱼,建议不要使用。至于照明设备,般来说用般的日光灯就够了,可以的话装个植物灯也不错,光线较柔合。有了照明设备通常再买个定时装置,设定你要开灯的时段,这样避免自己去开或关灯。有规律的开或关灯对短鲷的繁殖会有帮助。倘若你刚入门或想要繁殖短鲷,最好不使用美国矽沙与水草等装饰物,因为这些东西买来后都要彻底的洗净和消毒,才可放入。若你没有使用经验,必定遇上不少麻烦,如卡在沙中的脏物很难彻底清除;一旦染病,沙中的细菌也很难用药杀灭等等。不过如果你事前入缸的步骤都做得很好且日常很注意维护,美国矽沙与水草等装饰物会带给你一个较好看的水族景观。至干沉木就要视你的经济情况而定了,若水族箱的空间不够,最好不用沉木,因为它单价不便宜,且要找到小的也不易,况且摆个大沉木看起来就觉得很别扭。沉木买回来后,要尽可能的刷洗干净,尤其木缝最好用刷子刷干净之后用开水烫一下,以杀死一些生物,确保短鲷的安全。另外,沉木放了一段时间之后水族箱的水会逐渐变成棕色或浅咖啡色,pH值也会下降,若不影响观赏,这些物质对短鲷是不错的,不过次放太多或太大的话,就要小心水会不会变的太酸了。 1、体形要匀称,色彩在正常情况下越出色越好。有些贩售的商家都使用扬色剂,使短鲷看起来比般的鲜艳许多,但这对鱼体并不太好,所以,太过出色的也要注意一下。

2、腹部太干扁的不要。不过鱼只若刚进口时有些都很长段时间没有进食,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一般尽量避免选购这种鱼。

3、鳞片排列要整齐,没有缺陷。

4、多看一下短鲷的图鉴照片等资料,仔细看看你所想要养的短鲷应该是什么模样,这样你就比较会挑鱼。

5、一旦你发现鱼店里同一缸鱼中有的鱼有下列病征,就算鱼很漂亮,也要不买。(1)拖粪,即鱼的大便不脱落,这有感染体内寄生虫;(2)鱼体有外伤、腐烂发霉等,表示水质太差,已经危及鱼儿了;(3)大多数的鱼死气沉沉,不爱游动,除刚下缸.否则还是不买为妙。 一般在养短鲷时都会把短鲷专用罐放在水族箱中了,当你发现母鱼开始变黄,且在罐口守候,用尾巴去扇公鱼等动作这是你的短鲷即将繁殖了。此时,你不用改变你饲养的习惯,若你有较高营养的饲料不妨加重些比例,按正常喂食程序做千万不要时不时的去看它们,这样会干扰它们的好事。一般来说,短鲷繁殖时最注重隐蔽性及水质,当然你的短鲷若活了好一阵子短鲷展尾,水质应不是问题,且在公母鱼不会严重的情况下,繁殖应该是可期待的。若迟迟未能配对,可将公母鱼分开养,且让它们住隔壁,喂食时故意让它们隔缸相见,现它们互相炫耀且母鱼明显变黄时,就将公鱼捞起放入母鱼缸。当然,你要在母鱼缸中摆个罐,或摆些可供躲藏的东西,就可以顺利配对了。再不行的话,你可考虑换一条母鱼试试。母鱼会把卯产在产卵罐内或水草叶上,然后公鱼在卵的周围排放精子进行授精。整个过程约需2-3小时,之后母鱼便寸步不离产卵的地方,并会驱赶的太靠近的其他鱼。此时,若可以的话,要尽快捞起其他鱼,以免降低孵化率和小鱼的存活率。其他鱼时,动作要轻,因为此时的亲鱼相当敏感,受惊吓时常会有吃卯的情况。受精卯约3天就会孵化,再约5天,母鱼就小鱼出游了,这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画面了。鱼卵经过1天的孵化后,有黑点的代表受精成功,白色的是死卵,这时必须地清走死卵。

而西非短鲷体型约在5cm左右,此时已经具备了繁殖的能力了。但是常有“不孕”的现象?这多半是鱼只对于环境不适应所引起,如复杂的环境(混养鱼只过多过杂)或水质不良,常换水是必要的。只要几只确定公母的鱼只加上完善照顾,约1~2个月就可以享受繁殖的乐趣啰!就配对上来说,当然是让其自由配对最好了!这样不仅孵化率高,小鱼成长状况也较好。西非产短鲷在繁殖的过程中十分令人着迷,公鱼会清理产卵床及势力范围短鲷展尾,并且坚守其势力范围,产卵床通常是个光滑平面,有可能在鱼缸角落的一个石头上,也有可能在瓮中,以产卵床为圆心,半径15~20cm内为其势力范围,母鱼在公鱼接近时会极尽伸展、将身体紧绷弯曲,伴随不停的抖动以展现华丽的体色。产下约60~80粒不透明的卵,约60小时后孵化,孵出80小时后,因为口器较小,可试着投喂刚孵出丰年虾的无节幼虫或是轮虫;亲鱼会细心地照顾小鱼们至他们可以脱离他们的保护为止。 短鲷属于水质要求较高的高价位的鱼种,很容易因环境不适而生病死去。短鲷常见的疾病有腹水症、凸眼症,立鳞病鳍,烂尾、白点病、鳃病、鞭毛虫症、驼型线虫。治疗时,最好不要在原缸中下药,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准备一个裸缸专医鱼。当发现短鲷有不适时,若能明确判断出病因,则可对症下药;若不能确定时,应先从改善水质下手,看看病情是否变缓再考虑医治方法。

短鲷展尾_短鲷出尾了_短鲷 短鲷缸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