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A+
所属分类:水族杂谈
小红书账号

《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在脊椎动物中,鱼类在种的数量上占优势。目前世界上有鱼类万多种,其中圆口纲占0.3%,软骨鱼纲占3.6%,硬骨鱼纲约占96.1%。我国近43目,282科,1077种,软骨鱼纲162种。硬骨鱼纲2655种。其中海水鱼纲约72%,淡水鱼约28%。这么多的鱼,要全部认识,的确是个问题,所以,为了有利于鉴定和分类工作,必须对这些鱼类按照系统演化的规律加以分门别类。所谓鱼类的分类和其它动物一样,是以形态生理、生活习性、胚胎发育、遗传等各方面的异同之处,找出它们的血缘关系,然后再分门别类,给每一个类群一个分类位置和适当的名称,这样排列成了一个自然系统,这就是所谓的鱼类分类学。目前鱼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以鱼的形态结构为主(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还有鱼体外部和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口的位置、形状、牙齿的形状,幽门垂等)。为了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还要了解鱼类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分布等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考虑。第一节鱼类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阶元和命名法鱼类分类阶元和其它生物一样,在脊索动物门下分为纲、目、科、属、种六个基本分类阶元。一、种的概念种又称物种,它是鱼类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分类阶元。

它由种群组成的生殖单元,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二、种以上的分类阶元(一)属的概念:它是一个聚合的分类阶元,是包括了一个种或一群在系统发育上来自于共同祖先的物种,它们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即属的特征。分布局限于一个大陆或相邻的大陆,属与属之间有明显的间断。(二)科的概念:它是比属更高一级的分类阶元。它由一个属或一群在系统发育上来自共同祖先的属组成。科有它的共同特征,科与科之间有明显的间断。它的分布是世界性的。(三)目、纲、门的概念:它们是科以上的分类阶元。是分类系统中最稳定的分类阶元。相关的科归为一个目,相关的目归为一个纲,相关的个基本分类阶元之间增设了总级或亚级,如总纲、亚纲、总目、亚目、总科、亚科、亚属。举例说明:鲤的分类位置——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三、命名法:由于各地区的语言和方言不同,所以,同一种鱼,却名称不相同。会出现同物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如同物异名:真鲷在水分称加吉鱼,而浙江称铜盆鱼。同名异物:白鱼有些地区代表白鲢,有的地区代表翅嘴红鱼白。为了知识交流以及避免文字上的误会短棘鲷,所以国际上采用了瑞典科学家林奈提出的生物命名法。(一)双名法:对每一种生物的名称采用双名法,即每一种生物的名称都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所组成。

属名在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种名在后,全部小写,另外在学名后面加上定种人的姓名**记名),第一个字母也是大写。如鲤的学名即CyprinuscarpioLinnaeus。若发现新种时,在凭记名方面属上n.spsp.Nov,若新种尚不能确定,则在属名后加sp。(二)三名法:即亚种的定名法,由属名加种名+亚种名+凭记名。如Barbodes(Spinibarbus)caldwelli+凭记名。(三)单名法:即种以上阶元的命名法。它们均由一个字组成。另外,目与科的学名一般均用一定的字属来表明,采用贝尔格的意见。目——formesCypriniformes亚目——oideiCyprinotdei亚科——oidae科——TdaeCyprtntdae第二节鱼类分类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一、标本的采集和保存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1.数量以25-502.采集的个体大小,都应兼顾。3.标本要注意完正性和发育正常。4.将标本洗净后编上号码。5.在采集本上登记编号和作一系列记录,如采集地点、时间、网具、网法以及鱼类的生活习性、体色及主要特征。6.最后将鱼体洗干净,除去体表粘液,然后用福尔马林固定标本,浓度一般为6-10%,鱼体固定时要平直,切忌弯曲,另外,鱼体较大时,要进行腹腔注射福尔马林溶液来固定内脏,再入在配置好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

二、鉴定工作、参考有关鱼类分类书籍来进行标本鉴定和定种。一般从目开始鉴定,因为纲的特征很明显区分。从目开始一级级往下查,查到种为止。目和科好查,属和种不太好查,尤其是种,所以查到种后,一般检索表是分类分析的工具。它是将各种性状分离分档,构成简短扼要的表格,为鉴定与分类提供捷径。它的应用和编制方法:1.检索表中所列的特征应该是有用和最明显的特征,对种的所有个体都适用,尤其选择外部特征。2.列举的特征必须严格双歧,对选的性状必须清楚明确,不能有模棱两可的情况。3.检索表中的文字要简洁可用,电极式的。常用的检索表有三种类型:2.逐项退格检索表。3.连续检索表。(一)对选并靠检索表:它的优点在于对选性状互靠拢,便于比较,缺点在于各单元的关系并不明显。腹部通常侧扁,有棱鳞--------------------------------见22.A鳍条15-28-------------------------------见34.上颌中央无显著缺口--------------------------------鲱亚种上颌中央有显著缺口--------------------------------鱼时亚科(二)退项逐格检索表:其优点在于各不同单元的关系醒目,缺点在于对选性相离很远,尤其是较长的检索表中较浪费幅,最好用于较高级阶元的检索表。

鲤形目亚目的检索表A1体披鳞或裸露,不披骨板,第三、四脊椎不愈合。B1下咽骨正常,口不突出,口一般具齿C1B2下咽骨扩大,无颌齿,口多少能伸缩----------------------鲤亚目A2体裸露或披骨板,第2-4椎骨愈合-----------------------------鲶亚目(三)连续检索表:优点节省篇幅短棘鲷,适用于冗长的检索表,且次序易再同调动,便于应用,易编排,缺点,对选性相距较远。它是最常用的检侧孔总目目的检索表1(2)鳃孔6-7二个3(6)具臀鳍4(5)背鳍前方有一硬棘,无吻软骨--------------------------------虎鲨目5(4)背鳍前方无一硬棘,有三根吻软骨--------------------------鼠鲨目6(3)无臀鳍,有一吻软骨--------------------------------角鲨目在检索过程中,必须循检索表顺序号自第一条开始检索,若发现标本与检索表条文不附时,应返回查对高一级分类阶元的检索表。第三节鱼类的分类系统不少鱼类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特点的分类系统。缪勒提出的分类系统是最早的科学分类体系,他将鱼类列为脊椎动物中的一个纲一鱼纲,下面个亚纲,14个目。

缪勒之后,又有不少鱼类学家,如黎根,乔登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其中以近代的分类学家贝格格提出的分类系统较为完善,他把古生鱼类和现存鱼类共分为12个纲。119个目,并对每一个纲、目、科的特征都有描述,那些老的分类书上还是采用贝尔格的分类系统近年来,检斯等学者创立了拉斯分类系统,它是在贝尔格的基础上,吸取了近年来鱼类分类研究的新成果,作了一些补充和调整。将现存鱼类分为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软骨鱼纲分为2 个亚纲,2 个总目,14 个目。硬骨鱼纲分为2 个亚纲,11 个总目,39 个目。由于篇幅关系没有将圆口纲列入。它的特点 1.归纳了十几个总目。2.在某些类别的位置上作了一些更动和调整,如鲱形目上升为鲱形总 目,原先鲱形目中的四个亚目均上升为目。又如鳗鲡目原先的分类 位置在鲤形目之后,现列在鲤形目之前,原鲤形目中的鲶亚目上升 下面就根据拉斯系统的分类来介绍其各类鱼的分类位置、特点、以及运用分类工具鉴定鱼类,认识一些常见的种类。 第十三章 软骨鱼纲(1 学时) 全世界已知的现存种有800 种,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个别种类生活于淡水。我国的软骨鱼类共有 160 种,多数是肉食性,绝大多数种类属热带和亚热带性,缺乏寒带性种类。

其中鲨类 97 种,以南海种类最多,东海次之,黄、渤海最少。 软骨鱼类的经济价值很高,其肉可食用,皮可制皮革,肝脏可制维生 素甲、丁,鳍加工后制成高级食品——鱼翅。 一、特征:1.头部在鳃孔5-7 对(个别开口体外)或一个(外包膜状假鳃盖)。 2.内骨骼全为软骨,但有钙盐沉淀。 4.雄性有鳍脚。5.肠内有螺旋瓣。 6.体内受精、卵生、卵胎生、胎生。 二、分类:由两个亚纲组成。板鳃亚纲:1、鳃孔5-7 对,个别开口体外。2、上颌不与脑颅愈合。 3、具泄殖腔。 全头亚纲:1、鳃孔一个,外有膜状假鳃盖所包。2、上颌与脑颅愈合。 3、无泄殖腔。 (一)板鳃亚纲:由两个总目,13 个目组成。 1.侧孔(鲨形)总目:(1)鳃孔位于头侧;(2)胸鳍前缘因分离,不 目,有些书上鳍鲨目归在鼠鲨目中。六鳃鲨目——鳃孔6-7 一个虎鲨目 角鲨目扁鲨目 无臀鳍 鳍鲨目——无鼻口沟或鼻孔开口于口内2.下孔总目:(鳐形总目) 个目组成电鳐目——头侧与胸鳍间有大型发电器 无发电器犁头鳐目——尾部粗大,具尾鳍,D 二个 鲼形目——吻正常,侧缘无锯齿。尾部细小如鞭,无C,背鳝一个 不正常前部外方分化或是趾状构造。犁头鳐目——尾部粗大,具尾鳍,D两个 1.银鲮科:吻短圆,圆锥形,雄鳍脚2-3分支。

第十四章硬骨鱼纲 硬骨鱼纲是现存鱼类中最茂盛的类群,现存种类有 万种存在,分布于各个水域。 一、特征 1.内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 4.鳔通常存在。5.多数肠内螺旋瓣。 6.雄性无鳍脚。 8.多为体外授精和卵生二、分类:分为两个亚目 (一)内鼻孔(肉鳍)亚纲:特征:1、偶鳍呈原鳞型,偶鳍基部呈肉 质奖叶状。2、有内鼻孔。3、肠有螺旋瓣。4、心脏具动脉圆锥。它有两个 总目组成。第一总目——总鳍鱼总目:为古老类群,现存种仅有一目(腔 棘鱼目)——无内鼻孔,仅存一科(矛尾鱼科)一种(矛尾鱼)头下有一 对喉板。第二总目——肺鱼总目,我国没有。 鼻孔,全世界有9个总目,36 个目,我国有8 个总目,26 第一总目硬鳞总目 2、胸鳍位低3、尾鳍歪尾型。4、多数具喉 板。5、具菱形硬鳞。6、肠具螺旋瓣。7、心脏有动脉圆锥 二、分类 我国仅有鲟形目。 第一目 经济价值高,鱼卵、鱼肉可以食用,皮可以制革,个体大。淡水和洄游性种类。 特征:1、内骨骼为软骨。2、无椎体。3、歪形尾。4、尾鳍有菱形硬 白鲟科第二总目 鲱形总目 10 背鳍一个。二、分类:由6 个目组成 世界鱼产量最高的一个目,多数为海产。一、特征: 1.背鳍一个。

2.腹鳍腹位。 第三目鳗鲡总目 一、特征: 6.体延长呈蛇形。 1.背鳍、臀鳍很,且与尾鳍相连。二、分类:由三个目组成 我国仅有鳗鲡目。 第三个目 鳗鲡目 一、特征: 11 8.体延长呈蛇形。 4.背鳍、臀鳍、尾鳍通常相连。二、分类:由两个亚目组成 9.我国仅有鳗鲡亚目。 第四个总目 鲤形总目 一、特征: 1.腹鳍腹位。 2.背鳍一个,有些种类有脂鳍。 3.鳍通常无棘,有时背鳍、臀鳍、胸鳍有1-3 枚假棘。 4.具韦伯氏器。 二、分类:由两个目组成。 4.背鳍、胸鳍常有1枚强大的假棘。 12 二、分类:有31 科,我国有10 第五个目鲤形目(均为淡水种类) 一、特征: 二、分类:由三个亚目组成。我国仅有鲤亚目 特征: 1.下咽骨扩大呈镰刀形,上有咽齿1-3(4)行。 分类:由6个科组成。 (一)鲤科是鱼类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科。本科分十个亚科。第五个总目 银汉鱼总目 一、特征: 13颌针鱼目——有侧线,鳍无棘,背鳍一个,位于臀鳍上方,胸鳍位高, 腹鳍腹位,体披圆鳞,侧线位低,与腹缘平行。我国有五个科。 第六总目 鲑鲈总目 一、特征: 5.有些种类有脂鳍二、分类:由两个目组成 第七个总目鲈形总目 一、特征: 2.背鳍两个分离,第一背鳍由棘组成,第二背鳍由1枚棘若干枚软条组成 14 4.多数胸鳍位置高,与鳃孔上角同一水平线。

分类:有三个亚目] 特征:1.鳍无棘,背鳍、臀鳍、尾相连 2.无胸鳍、腹鳍。如果腹鳍存在,必在喉位 3.左右鳃孔合一,位于头腹。 分类:两个亚目组成。我国仅产合鳃亚目、合鳃科、黄鳝属、黄鳝。 特征:1.第二眶下骨后延至前鳃盖骨形成眶下骨架。 2.头部通常见棘、棱或骨板。 3.胸鳍基部通常宽大。 分类:有7 个亚目组成,我国有6 特征:1.成体左右不对称,体甚侧扁 2.背鳍、臀鳍基底很长。 3.成鱼一般无鳔。 分类:由三个亚目组成。 15 3.上颌骨与前颌骨愈合分类:有四个亚目组成。 特征:1.背鳍一般有两个,第一背鳍由棘组成,第二背鳍由软条或软条加棘(1-2) 组成),两背鳍分离或连续。 2.腹鳍一般胸位,喉位,也有颐位的,通常V:I-5 3.多为栉鳞 分类:由20个亚目组成,我国有15 刺鳅亚目:背前方有许多游离的小刺。攀鲈亚目:具有辅助呼吸的鳃上器官。 鲳亚目:具有食道侧囊,囊内有齿。 带鱼亚目:体延长呈带状,无尾鳍,上颌骨与前颌骨固着。 鱼下虎鱼亚目:左右腹鳍很接近,多数愈合成吸盘。 鲭亚目:上颌骨固着于前颌骨,体呈典型的纺缍形,有尾鳍。 鲈亚目:具有鲈形目的基本特征,无亚目的特殊特征,是鲈形目中最重要 16我国大部分海产经济鱼类隶属于本亚目。全世界有68 个科,我国有50 第八个总目鱼总目 一、特征: 1.体较短、粗笨,多少平扁,头骨顶平而宽。 2.皮肤裸出有小刺或小骨板,有些埋藏小鳞。 3.腹鳍扩展,喉位或无腹鳍。 二、分类:由四个目组成,我国有二个目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