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鲟鱼常见的气泡病及大肚子病症状及治疗方法,症状 发病时,鱼游动缓慢、无力、上浮、贴边,有的反游游速快、活泼者不属病鱼。关于鲟鱼常见的气泡病及大肚子病症状及治疗方法,以及鲟鱼常见的气泡病及大肚子病症状及治疗方法图片,鲟鱼常见的气泡病及大肚子病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鲟鱼气泡病的症状与防治,鲟鱼气泡病图片,鲟龙鱼气泡病等问题,上常常识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鲟鱼翻白肚怎么救
1、固定:
鲟鱼翻肚皮时,首先将鲟鱼的身体扶正,然后用塑料袋包裹住鲟鱼,再用以夹板固定,固定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鲟鱼的情况,过一个小时后要扶鲟鱼起来活动活动,不然会因为固定时间过长,导致鲟鱼严重缺氧。
2、供氧:
大多数鱼类翻肚皮都是因为缺氧,这个时候可以给水中充气,来供氧,就会缓解鲟鱼翻肚皮的情况。
3、换干净的水:
因为水里的氨浓度过高或者亚硝酸盐超标,才会导致鲟鱼翻肚皮,所以立即换上干净的水质就可以了。
4、晒太阳:
鲟鱼翻肚皮时,让它适当的晒太阳,在水里可以放一些粗盐,记住不要放食用盐,碘对鲟鱼不好。
鲟鱼翻肚皮大多数都因为失鳔,这个不是百分百能治好的病,有的鱼翻着肚子游两个月也不会死,但如果一直这样,就会导致其它的功能失调。
鲟鱼常见的气泡病及大肚子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我国鲟鱼养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养殖新项目,由于它的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投资鲟鱼养殖的人越来越多。
不管是做什么养殖,病害防治很有必要。
小编发现,关于鲟鱼养殖的技术病害防治,以及鲟鱼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知识不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遇到这方面的情况时却只能借以往的经验技术来处理,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缺乏依据和信心。
如果一旦病情判断错误或用药失误,不但错过了治疗时机,还有可能造成很大损失。
所以本文就杂交鲟鱼、俄罗斯鲟鱼等在幼鱼阶段的几种常见病及治疗处理的一些措施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参考学习交流。
一、气泡病
1.症状
发病时,鱼游动缓慢、无力、上浮、贴边,有的反游游速快、活泼者不属病鱼。
严重时在口前两侧的两条沟裂内,肉眼就可以看到里面呈线型排列的许多气泡。
镜检,腮发白,鳃丝间粘液增加,有许多小气泡,鳃丝完整,肝较白短鲷翻肚子,胃内有食物,肠内有黄色粘液和气泡,外观无其它症状,如同失血而死之鱼,有的鱼也表现为整个头部都充血,口的四周红肿而使口不能闭合。
2.病因
本病是水中氮气或氧气含量过饱和时大于10mg/L短鲷翻肚子,使得鱼的肠道、鳃内、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再汇聚成较大的气泡,进而使微细血管产生栓塞,造成组织水肿等现象,而使鱼致死。
在使用地下深层水或自喷地表水时,极易取到氮气过饱和的水而引发此病。
3.危害
该病对鲟鱼幼鱼15cm以上造成危害最大。
据介绍,严重时,3~5天就可使过半数或大部分的鱼儿死亡,危害极大。
很多人在养殖中也曾遇过此病,要是救治及时,损失应该不会太大。
4.治疗方法:
病重的鱼是较难恢复的。
如果发现早,措施得当,此病是可以控制和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