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神秘而富饶的南美大陆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精灵般的南美短鲷就是她的杰作之一。在整个南美洲几乎有2/3的面积分布有短鲷。这么广阔的分布区域,横跨了南美三大水系(黑水区短鲷水质,清水区,白水区)。
在国外的一些介绍短鲷的书籍中介绍说,大多数短鲷都栖息在十分浅流的支流之间,水深15~50cm左右的水草叶间,或是黑水漫布的枯叶间。再有就是大多数短鲷栖息地水流都很缓,甚至静止不动。
对于短鲷的钟爱,使得我们都希望手中的短鲷能健康成长,因此了解短鲷原生环境水质对于养好短鲷会是很有帮助的。这里,试对短鲷原生环境(大部分短鲷生存环境)作以为分析。
1、水色:从大量原生地水质环境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南美短鲷生活的水域都是像传说的那样全都是茶色、褐色水质。准确的讲,茶色水域应是特指奥利诺科河流域及巴西尼格罗河流域。而南美洲的厄爪多尔、秘鲁和亚马逊河流域的主流地区,均不是茶色水质(黑水区),而多是白水区和清水区。另外,每年雨季来临,南美各流域水位上涨,水体拓宽,水色自然有所变化。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南美洲的哪一条河流,其水色,水质等指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大自然自在其循环更替的法则。
另外,简单说一下水体的物理环境:原生地的多数河流,其河床上多为细小光滑的沙粒,下面覆盖厚厚的泥炭土层。水中大量枯叶、沉木以及水生植物。
2、清澈度:原生地水质的清澈度很高。清澈度取决于水质洁净度。一方面南美洲盛产短鲷的区域地势平缓,水流很慢,因此不会混有大量泥沙;另一方面多数河床底部都覆盖厚厚的泥炭土层,形成一套天然、强大的生化过滤系统。水体清澈理所当然。
3、流速:南美洲短鲷所在地区流域地势平缓,水流较缓。再有,很多短鲷并不是出产自河流而是湖泊。例如:玛慕莉酋长产自巴西玛慕莉湖;玛拉奎莉酋长产自巴西玛拉奎莉湖等。并且还有许多短鲷生活在一些小支流的浅水区、岸边(二线短鲷都是产自尼格罗河上游的小支流),水流也是极为平缓的。
4、水深:在网上可查到的资料上显示,短鲷常生活在小于50CM 水深的浅滩、岸边及小溪中。还有一些德国学者在采集野生短鲷时记录下了捕获时的水质环境指针的原始资料,其中有关于水深的资料。例如:捕获伊丽莎白短鲷时水深为 50CM;Ap.tieaeniata from Rio Napo(酋长短鲷的一种地域型)被捕获时水深10-30CM。最有意思的是黑间短鲷。Uwe Romer(德国学者)在1994年在一次收集枯叶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非常多数量的黑间短鲷的幼鱼和亚成鱼。
5、PH:大多数短鲷所能适应的PH范围是在4.3-7.8之间。有些短鲷甚至可以 PH>7的水质环境中生存,例如:三线短鲷。其实,只谈适应范围并不准确。因为就像二线短鲷可以生活在PH4.3的水中,但确不会喜欢PH>6的水质环境。准确了解每种短鲷的原生地水质环境的各项指标,才有意义短鲷水质,才能够让鱼儿活的更舒服些。
6、硬度(GH):在查阅的大部分资料中都显示,短鲷所适应水质应在1dGH以下,但通过查阅具体的饲养资料时,可以得到的一些数据是(原生地GH指标):三线短鲷2-3dGH;二线短鲷2-4dGH;伊丽莎白短鲷:3-4dGH。另外,像印弟安短鲷可以生活在硬度10dGH,导电度400μS/cm的水体中,而其繁殖水质却要硬度小于2dGH,导电度小于50μS/cm。更有甚者,A.eunotus鹰嘴短鲷竟可以生活在硬度大于12dGH,导电度500μS/cm的水质环境中。由此可判断,多数短鲷原生环境水质硬度指标简单理解小于1dGH过于片面。小于1dGH 可以理解为繁殖的最佳用水,因为高硬度的水质确实会影响鱼卵的受精和孵化。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