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有在玩水草缸的几乎多少都会帮自己的鱼缸拍照,一方面做纪录,一方面留住鱼缸成员最美丽的一刻,毕竟生命是有限的,而美丽的照片可以是永恒的。
1.事前准备
鱼缸最好挑选平面,热湾缸很容易失焦,
拍摄前记得先把玻璃上的青苔给刮干净,
如果可以记得把室内的灯光都关掉,留鱼缸的灯光就好,
这样可以减少拍摄到自己倒影的机会。
阴性缸如果上部空间许可,可以考虑多一盏灯做拍摄用。
鱼缸的灯光越多越均匀越好。
拍摄全景时,很多时候为了要拉长景深,会把光圈缩的很小,
所以可以考虑上脚架,降低手振。
除非你要离机闪(离机闪光灯,意思就是没有安装在相机上的外置闪光灯。通过有线或无线控制),或是非不得已,尽量不要从正面打闪灯。
非得从正面打不可的话,最好贴近鱼缸,可以减少反光。
拍摄时尽可能让sensor和鱼缸玻璃平行,会有比较清晰的影像。
构图方面不一定要从正面拍,从下往上拍可以让小缸看起来更有气势。
2.全景拍摄
最上面那张是标准的全景纪录照,
通常我光圈会缩到6左右短鲷追灯鱼,ISO大概200(D50最低只能200),
再搭配合适的快门。
镜头搭配的主要是nikon 60mm Micro,
如果有多余的灯具和精力,可以考虑在左右也打灯,
可以减少水草缸底部过暗。
至于我自己....通常没这么勤劳,顶多只有上脚架。
拍摄的时候如果时间允许最好拍RAW档,
可以事后慢慢把颜色给校正回来,甚至可以把水色给调清。
如果相机不支援RAW或是懒惰调,
有个小技巧就是找个白色塑胶,
丢到水里面,再对该白色物体自订白平衡,
拍出来的鱼缸自然就没有水色~
拍摄全景时可以多拍几张,鱼是会动的,
多拍几张才能够挑出自己最喜欢的鱼儿排列方式。
也不一定都要用深景深,浅景深也时候也别有一番风味。
3.水草拍摄
拍水草我觉得比拍鱼容易一点,至少水草不会跑给你追,
比较有难度的是该怎么构图,
很多时候会被一开始的造景给限制住,
造景时除了考虑整体的美观,也可以多考虑局部的样子。
拍摄的技巧方面....其实就是多角度多拍,
还有多观察,水草也是会动的,
时间点不同会影响叶片的伸展程度和颜色,
每天水草的状况也会有所不同,
怎样才能拍摄到水草的最佳状况,要靠自己多观察。
前景的针叶皇冠在刚长出来的叶片,且没有遮光的情况下最红。
而红蝴蝶我喜欢叶片开始有点闭合的样子,看起来比较像花。
针叶皇冠红色型越来越茂盛的时候就会开始遮光,
之后也会跟着不红,所以最美丽的时候别忘了多拍几张照片。
4.鱼类拍摄
鱼类的拍摄算是难度比较高的,
要把鱼拍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得先把鱼养活,养好,养美...
多拍更是拍到好照片的重要条件。
鱼不同猫狗,不会乖乖呆在那里给你拍。
所以乱枪打鸟才能增加成功率。
再来要了解的就是各种你想拍摄的鱼类习性。
你要拍的是喜欢呆在上层还是下层?
游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什么时候最美丽?
也都是拍摄鱼类的重要课题。
相机设定方面通常我会把ISO给拉高以换取快门,
光圈则视鱼的大小和拍摄距离来决定,
很多时候鱼不会刚好平行于sensor,
如果光圈开太大会让鱼的头清楚,身体模糊,
所以选择合适的光圈很重要,除非你是刻意想营造这种效果,
一般我会设在F4左右。
前阵子买了闪灯延长线之后,开始有新玩法了,
如何利用闪灯以增加景深,加快快门,最后再来分享。
拍鱼很多时候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构图,
所以拍摄的时候可以先求有,再求好,
不过短鲷这种鱼类动作较慢,也比较容易预测路径,算是比较入门好拍的鱼种。
大多数的鱼都有display的习性,
所谓display就是把全部的鳍给撑开,摆出最鲜豔的体色,
通常只有为了对异性示好或是跟同性示威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鱼类在display的时候,就是鱼类最美丽的时候了。
鱼类里面难度最高的该属灯鱼了,活泼好动,几乎很少有停下来的一刻,
尤其是体型娇小的,连对焦都得运气运气,
通常拍这种我会拿ISO去换快门,快门能多快就多快。不过有外闪的可以有不一样的拍法。
5.离机闪
要怎样离机闪来拍鱼呢?
一个方法是左手拿外闪,右手拿相机,
但是这样只能自动对焦短鲷追灯鱼,要追灯鱼可能还是有些辛苦,
另一个方法就是想办法把外闪固定在灯具上面,
我目前是两尺,两组灯具,灯具间的空隙刚好可以固定闪灯,
怎么固定就得靠网友根据自己的鱼缸来发挥创意了。有外闪的加持下
光圈8,快门1/80都能够轻轻松松的补光,
离机闪要注意的是在拍摄物体较小的时候,
测光模式某些情况必须选择点测光,
好让闪灯针对主体去补光,才能减少背景造成的影响。
外闪补光的角度正确时,可以更清楚的拍出鱼身体表面的光泽。
血红露比灯游一游会停顿,算是比较入门等级的灯鱼。
有外闪的加持更可以轻易的拍出这种灯鱼静止的画面。